发布时间:2013-04-22 作者:百房网
编者按
2月20日,“国五条”面世,国家又出手调控房地产市场了。
“(各地)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”“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,省级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”“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”等表述,是“国五条”的亮点。
令人遗憾的是,作为全国风向标的北京房价,应声上涨。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房价上涨是铁定的,政府调控也是必须的,没有钱买房子也是有原因的。
中国30余个城市在3月底公布地方版“国五条”细则,其中半数以上二、三线城市仅公布“房价调控目标”,被舆论称为“温柔的毛毛细雨”。之前异常火爆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因 “20%个人所得税”等调控重拳未被提及而温度骤降。
近十多年的房地产业发展史,就是一部开发商的暴发史、房价上涨史、政策频出调控史、老百姓愈加买不起房子的愤懑史。
改革土地收入管理模式,减少地方财政对出售土地的依赖,把对房地产增量征税改为对存量征税,才能从根本处抑制投资性购房,遏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。
国五条与我没半毛钱关系
有消息称,随着“国五条”政策的出台,南京二手房市场一度迎来成交高峰,对于手握大笔房源的投资人也带来震动。秦淮雅居乐花园一房主就在3月初一次性打包抛售了10套该小区二手房,净赚超千万。有人欢喜有人忧。现在只要在百度里输入“温州炒房团”这几个字,马上出现类似内容的标题和信息达数百万条之多。其实自从去年国家加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以来,最敏感的温州人就有了反应。特别是“国五条”出台之后,温州炒房人跑路的有,跳楼的也有,大部分温州人忍痛将在各地囤积的房产低价抛售。
不过说实话,欢喜的也好,忧的也罢,既然能投资房地产、能炒房,就都不是普通老百姓了。作为普通工薪阶层,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,肯定不会想着去买第二套商品房。
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开始实行住房商品化时,太原五一广场附近的房子800块钱一平方米。当时我觉得太贵:一个月工资还买不到半平方米呢。90年代末,报社职工可以买长风西街丽华苑的房子。可是一听说两千多块钱一平方米,这个数字依然是我月工资的两三倍,我还是买不起。好在后来单位处理旧房子,内售价格也低于市场价,我赶紧拿出多年的积蓄,也不过勉强买到了不足六十平方米的一个蜗居。这两年有了些积蓄,也动过“贼心”想买个稍大些的房子,可看着不断疯涨的房价,“贼胆”越来越小,仍然只有望房兴叹的份。
国家一直在喊着调控房价,可是,房价仅仅在2008年前后作过一次短暂性停留后,撒开脚丫子跑得更快了。盼望房价能够降下来,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成为一种奢望。“国五条”的出笼,对抑制房价上涨、挤掉房地产市场泡沫不能不说有非常大的作用,但这仅限于泡沫又多又大的一线城市;据“砖家”们说,像太原这样的三线城市,房价基本上不存在泡沫。因此“国五条”在太原发挥不了什么威力,太原房价走势依然乐观。如此说来,我的大房梦依然只是个梦,“国五条”暂时与我还真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本报记者 辛义生
将调控措施常态化制度化
居者有其屋,是每个人的梦想。
但房价增长过快已成为城市中人们普遍面临的烦恼。房价的一次次波动,牵动着每个国人的神经。高企的房价下,“蜗居”“蚁居”等城市新现象层出不穷。
一段时间以来,国内房价一直呈不断上涨之势。不少地方房价涨势过快,泡沫较为明显。一方面,价格逐渐偏离价值,产生了重大的民生难题;另一方面,房价的不断上涨,形成泡沫,金融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。
政府下大力气调控房价,其意义显而易见。
房地产调控举动历来就为万众瞩目。从“国十条”到新“国五条”的推出,政府一再祭出调控手段,意欲稳定市场,缓解民生压力,预防不必要的经济、社会危机。这一记记重拳犹如暴风骤雨一般,直指投机性需求,刀刀力求见血,使人们对楼市“高烧”降温充满期待。
过去五年,我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,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;通过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,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。
目前,立体调控下的效果已显现,大量投机泡沫被挤破,真实的居住需求正在得到引导。不过,罗马非一天建成,中国房地产市场要想痼疾尽去、健康前行,还需多方面政策一以贯之地引导和落实,将调控措施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愿不久的将来,房价上涨回归理性,房地产市场步入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。
本报记者 张毅 实习生 冯丽娜
唯房时代的调控时刻表
这两天,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份最新中国贫富标准(靠不靠谱,看客自定):年收入中产者15万-30万;低产者8万-15万;穷人3万-8万……新白领标准:月薪2万元以上;至少有两居室和15万元的代步车。而搜索出来可与之相“媲美”的一份大众富裕阶层资格表则指出:至少拥有三套住房是一项硬杠杠。网络上的评论千姿百态,大多数人高呼“不忍直视”。为什么呢?认为自己受了多年高等教育,终于熬成白领,却直接被定义为“穷人”;还是觉得在房地产一边调控一边“高烧”的时节,三套住房要求忒高?
以我国国情来论,评估一个普通人的“身家”,往往通过两点:一是房产,二是存款,这两条正好对应着时下我国较为赚钱的两个行当:房地产和银行。正因为房子对于国人相当重要,所以,新“国五条”刚出台的那段时间,关于二手房的小道消息弄的极少数人上蹿下跳,一小部分人鸡飞狗跳,一大部分人心惊肉跳,不管有房没房、卖房的买房的,都觉得这次动真格的了。房市?前途未卜。
当时,有专家总结“国五条”的三大亮点:第一,要求各地制定房价控制目标,这是中断一年后政府再次强调房价调控目标。第二,限购小范围升级。第三,房产税铁定扩容。各地细则有否落地,目前看来,有待检验。
著名地产评论员吴其伦在他的微博 中说道:从新“国五条”的实施细则看,中国已经打响痛抑房价战役。原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直言,如果新“国五条”的本意是遏制房价上涨,调控就该增加供应,但措施与效果确实减少供应,那就是“又一次调反了”。对于新“国五条”,正反意见都有。老百姓在乎的是:这几年,无论出台了多少调控措施,房价却坐上了火箭。虽然一次次调控都给出了明确的时刻表,但是调控效果似乎始终在时刻表之外徘徊。
本报记者 冷雪
比政策更重要的是执行
龙从云,虎从风。每一次国家出台一项重要之策,必是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。“国五条”亦如此。
当前,官员、房产商、老百姓心情不同、位置不同,但无一例外关心 “国五条”能否真正发挥作用。国内知名金融专家郎咸平在其微博上表示:“国五条”出台后,税收增加,房价暴涨,真正的赢家是政府。老百姓最惨,不但多交税,还更买不起房了。
“国五条”,重申“调房价、抑投资、保自住”的调控方向,坚定了调控政策不动摇、力度不放松的市场信心。虽然尚未出台具体实施细则,但时隔两年重提房价目标问责制,重申房产税扩容、限购城市扩面等从严举措,再次清晰勾勒出楼市调控的新“轮廓”。
泱泱大国,如无强力有效、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,国何以强?民何以富?但是,政府惯于制定政策规则,而往往对政策的贯彻、执行、落实等缺少监督,这让老百姓很是“伤不起”。
制订出台政策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执行。老百姓更愿意看到的是,出台这项新政策、好政策,希望决策者和实施者用更大的勇气、智慧和韧性,打破利益藩篱,早日实现“住有所居”。
政策的出台和更好地执行,让老百姓多了几分耐心,更多了几分期盼。
本报记者 齐作权
中国梦 首先是安居梦
胡适先生曾说,争取个人的自由,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。同理,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,汇聚起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梦想,也就是中国梦。
在诸多人的诸多梦中,安居梦应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梦。安居,才有家;有家,才有根;有根,才心安。以此推理,或许可说,中国梦,首先是安居梦。
成家立业,安居乐业。可见,家与居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。然而,安居之所以成为一个梦,也足见安居之难、之辛劳、之遥远。老百姓的安居梦,更是难上加难。
从住房改革开始,商品房成为供应市场的绝对大户。房价节节攀升,百姓谈房色变,暴利催生了排行榜上的一群地产大鳄。政府出手,政策频出,房地产市场调控,于今已10年之久。重磅调控之下,房价仍日新月异,连攀新高,唯一的收获是涨幅有所收敛。总体而言,调控有效果,但成效不大。个中原因有二:一是分税制改革之后,造成了中央富地方穷的基本格局。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,土地越贵,收入越高,政府越富。而土地的成本和溢价最终又转移到购房者身上,房价岂能不高?因此,受利益驱使,地方政府的调控欲望十分地冷淡。二是中国人口众多,市场刚性需求太大,加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,更让房子成为稀缺资源,房子焉能不贵?
山西省房地产协会前会长袁伦华先生有个观点,我高度赞成。他说,房改之初,国家文件的顶层设计极其合理。20%的富人买商品房,10%的穷人住廉租房等,70%的中间层住经适房或限价商品房等。总之,要理顺政府和市场供应房子的比例关系。借鉴国外经验,倘若政府提供的房子(比如保障房)占到70%,房价还会高吗?也许,到那时,安居才不是一个梦吧。
本报记者 张临山 实习生 王天
新闻背景
全国范围内,2012年房价走势总体上扬。上半年信贷条件较为宽松,再加上全国有近40个城市对楼市政策进行了微调,导致购房热情升温。进入12月,日光盘、抢房等词汇又见诸报端,楼市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“2013年3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房价指数”显示:100个城市(新建)住宅平均价格为9998元/平方米,环比2月上涨1.06%,自2012年6月连续第10个月环比上涨,涨幅比上月扩大0.23个百分点,其中84个城市环比上涨,16个城市环比下跌。
2013年3月中部省会城市房价走势:太原7607元/平方米,南昌8958元/平方米,郑州8279元/平方米,武汉8412元/平方米,长沙6557元/平方米。